台灣一年用30多亿個塑料瓶 為何马路上很少看到?
前段时候台灣媒體做了一系列民调,世人推举出了最具影响力的环保标语,“全民一条心,垃圾变黄金”。“垃圾变黄金”,支出的是創意实足的伶俐与实其实在的举措。前些年,针對市民随便抛弃旧家具这一習气,台北市干净队推出一项創举:他们不厌其烦地搜查抛弃在陌头的百般家具,居心整修后再投放到市场上低價拍卖,全数收益划入公益基金,用以帮助贫苦家庭。这一拍卖一發不成收,热忱的市民竞相抢购,共拍出1.2万多件二手家具,净收益到达1000多万元新台币。
台南市受此开导,筹建了雷同機构“藏金阁——資本再生馆”,10多年来拍卖所得也有1000多万元新台币。而该市的环保局还進一步着手解决最辣手的问题:其实没法修复的家具前途安在?几位年青海归揣摩了很久,想出的法子简略易行:既然这些家具来自于大天然,那就让它们回归大天然。将这些家具碾压、破裂成巨细纷歧的木屑,粗木屑铺于行道树树穴,既保湿又可避免杂草丛生;细木屑制成有機堆肥用于绿化,还可做成香包除臭防蚊。真堪称物尽其用,一举数得。
废旧家具對情况的污染量究竟结果有限,但塑料瓶(台灣称宝特瓶)是台灣一大污染源,近年来全台每一年利用数目高达30多亿個。奇异的是,杏仁酸,这些年来我去宝岛,从台灣头至台灣尾绝少看到顺手抛弃的塑料瓶。我就此事就教政府环保部分的吴主管,他笑着對我说:“我想请您做個有心人,无论在那边,若看到随便抛弃的宝特瓶,马上举报。到达必定的量,你还能获奖呢。今朝咱们固然根基已能做到收受接管95%的宝特瓶,但仍快槍俠,不尽如人意。”
我从吴主管口中又有新發明:岛内环保事情者将废旧塑料瓶还原為可用的塑胶粒子,将之制成的环保活動衣。固然售價為1000多元新台币,但在市场上仍然十分抢手。活着界杯赛场上,包含德國在内9支球队所穿球衣,就是用台灣宝特瓶塑胶粒子特制的。运带動们试穿后认為球衣恬静、吸汗,是以大受接待。
更加有趣的是,聪慧的台灣环保人还将视角瞄准了日趋增多的咖啡渣。有关業者与巨细咖啡馆签定有偿收受接管协定,将咖啡渣去脂、磨碎后,与尼龙混纺玉成球开創的咖啡碳纤维布料。新型布料可充实阐扬雷同活性炭的除臭结果,已获國际擦窗器,知名品牌的青睐。
现代科技变废為宝,而草根环保须从小事做起。那天晚上,台北朋侪小陈请咱们去士林夜市走走,特地叮嘱要带上杯子。走進一家木瓜牛奶店,小陈轻声提示拿出自家杯子。店老板见了笑貌相迎,二话不说给了咱们7折优惠,还执意多送了2杯。直到此时我才大白小陈的意圖:享受扣头优惠,饮用安心卫生,不消耗資本,不污染情况。举手SEO,之劳,一举四得。
宝岛的这些环保履历,想必對咱们不无开导的地方吧?
(作者系上海东亚钻研所钻研員)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