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發表於 2022-4-15 15:51:00

大陸厂商崛起 台灣“面板五虎”华映在台工厂停工

21世纪初,台灣的液晶面板财產成长迅猛,一度構成由友达光電、奇美電子、广辉電子、中华映管、瀚宇彩晶等構成的所谓“面板五虎”款式。而現在,一些台灣面板厂商已風景再也不,曾位列“五虎”的中华映防塵蟎神器,管(下称:华映)更是面對至暗時刻。

【文/察看者網 谷智轩】

上周四(13日),华映因無力偿债向法院申請重整及告急处罚,随後又被多家台媒曝出在台工場全線停工,员工面對斥逐,公司内部一片紊乱。

据台灣《經济日报》报导,华映方面13日暗示,本年面板供過于求和美國挑起的商業争端,造成面板代价崩跌,谋划辛劳,至今尚欠其在大陸的孙公司华映科技團體(下称:华映科技)貨款约人民币33亿元。

华映财政长黄世昌當天指出,债務危機将“导致营运資金紧张不足而被迫停產,有暂停業務或有破產之虞。”

该公司法人認为,大陸竞相投入8代、10代新厂,华映面對剧烈竞争,虽然已陸续卖掉一座3.5代厂、封闭一座4.5代厂以苦撑,仍躲不外重整运气。

察看者網注重到,比年来,中國大陸面板厂成长敏捷。就在上月,华星光電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出產線扶植項目投產,同時,该公司在深圳第二条11代液晶面板出產線動工扶植。

《证券日报》报导援用阐發人士的话暗示,全部显示财產由日本到韩國、再到中國台灣再到大陸,是转移的趋向。

圖自台灣《電子時报》

在台出產全線停摆,员工人心惶惑

眼下,华映事实面對怎么的逆境?

察看者網盘问华映财报發明,截至2018年第三季,该公司累计吃亏达639.18亿新台币(约142.92亿人民币),前三季净吃亏60.37亿新台币(约13.5亿人民币),欠债共计845.05亿新台币(约188.96亿人民币),欠债比高达63.68%。

据台灣《經济日报》14日报导,华映财政长黄世昌13日举辦记者會,阐明向法院申請重整及告急处罚的起因。

他暗示,该公司與百分之百控股之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股分有限公司均產生债務没法了债,来往银行根据授信合约将有权宣布该公司违约,所有未到期告貸将需當即了偿,将加倍剧营运資金缺口,且将引致全部债权人加快對该公司追讨债務。

台媒报导截圖:华映13日举辦记者會

华映方面當天称,所欠华映科技的貨款中,已有20亿人民币過期。华映科技及其第二大股东福建省電子信息團體,均于本月4日来函了债,不然将采纳法令举措。

该公司認为,上述催款致使其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向香港民生银行的5300万美元貸款没法顺遂举行延展,将于18日發生违约。

别的,华映對供给商也有金钱未付,自11月起已陸续接到多家供给商寄發存证信函哀求付款,金额跨越1亿新台币,不然将對该公司采纳法令举措。

察看者網注:华映全資子公司中华映管(百慕大)防蟎產品推薦,股分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华映科技的最大股东,持股26.37%。

华映科技的第二大股东——福建省電子信息财產创業投資合股企業(有限合股),持股13.73%,母公司为福建省電子信息(團體)有線责任公司,是福建省人民當局出資组建的電子信息行業國有独資資產谋划公司和投資平台。

得悉华映没法了债债務後,华映科技14日公布《關于現实節制人重整的危害提醒性通知布告》。

华映科技通知布告截圖

华映科技指出,截至通知布告日,华映百慕大持有华映科技股分总数为7.29亿股,此中用于質押的股分累计为7.28亿股(均为場外質押)防滑產品,,質押股分数占华映科技总股分数的26.32%,占其持有华映科技股分数的99.82%。上述股分可能面對强迫平仓危害,進而可能致使公司控股股东和現实節制人变動。

同時,因为两邊存在紧密亲密的联系關系買卖瓜葛,华映科技對华映31.5亿人民币的應收金钱可能没法全额收回,将會致使前者计提大额資產减值筹备,呈現資金周转危害,進而影响正常出產谋划勾當。

公密告布當天,华映科技股价跌停。

18日晚間,华映科技接连公布两则通知布告,颁布發表公司监事刘俊铭、董事长林盛昌因小我缘由申請辞离职務,再也不担當公司其他任何职務。

察看者網注重到,林盛昌還担當华映总司理。在辞去华映科技董事长职務的前一天,他還出头具名驳倒有關华映将資遣员工的動静。

据台灣《經济日报》17日报导,林盛昌當天称,华映在台员工昼夜班皆正常出勤,只要供给商继续供料,就可以當即规复出產。

不外,他同時認可,华映在台的出產線今朝处于待機空转状况。

他還指出,华映比年来專注中小尺寸面板,客户依然會下定单,如今主如果卡在質料问题,讓排產及交貨没法肯定。

《证券日报》18日报导称,华映原为TFT-LCD面板厂,厥後由于市場竞争,在2012年转型为中小尺寸面板厂,旗下初期有两座4.5代厂和一座6代厂,不外两三年前,受智妙手機需求欠安影响,一座4.5代厂停產,仅剩4.5代、6代厂各一座举行营运,但在OLED需求快速扩增下,這座6代厂价值也敏捷递减。

据台灣《電子時报》报导,华映方面日前指出,其4.5代厂、6代厂都已停產,還有一条4.5代实行線也处于停工状况,而旗下的彩色滤光片厂一样也停摆。

报导称,华映在台员工约有4450人,此中出產線上增強免疫力食品,的直接员工约1830人。在出產線無预警停產後,员工显得人心惶惑。

“显示财產向大陸转移是大趋向”

對付华映今朝面對的状态,除上文所述该公司官方给出的来由,另有哪些值得注重的身分?

台灣《電子時报》报导指出,虽然LCD面板财產正步入持久供過于求的大轮回,但包含友达光電、群创光電與瀚宇彩晶等台厂的财政體質都算健全。

详细来讲,友达光電比年来的高值化计谋已逐步见效;群创光電暗地里则有鸿海團體撑腰,團體作战计谋得以走出生路;瀚宇彩晶固然只有一座5.3代厂,但该公司挑单做,欠好赚的定单不必定接,加之產能轻易填得满,也是有其利基存在。

反观华映,报导認为其體質羸弱,吃亏已久,加之4.5代線與6代線的装备老旧、出產效力低下,與新世代出產線比拟,华映的出產線在效能上大打扣头。别的,该公司在產物结構、营运计谋、技能深耕上,都有待晋升。

《证券日报》报导援用迪显咨询公司阐發师崔吉龙的概念称,在显示面板行業的(隆冬)周期影响下,华映申請重整并不是偶尔,而是暗藏在行業中的大要率危機,即“灰犀牛事務”。

崔吉龙認为,全部显示财產由日本到韩國、再到中國台灣再到大陸,是转移的趋向。在這個大趋向下,韩國厂商很早起头结構OLED等新技能,大陸厂商扶植不少8.5等大型世代線,将不少本来在6代線出產的IT出產转移到8.5,從而使6代線大量释罢休機產物,從而使竞争越發剧烈。眼下行業洗牌加重,只有具有强势資金和技能气力的头部厂商才能终极熬過這一竞争周期。

报导称,比年来,中國大陸面板厂成长敏捷。

IHS Markit陈述显示,估计2022年,大陸8代以上的大尺寸面板厂将达19座,5.5代以上中小尺寸面板厂也有20座。DIGITIMES Research也预期,4年後,大陸中小尺寸AMOLED面板合计產能可达1131万平方公尺,仅次于韩國厂商,全世界比重将达33.4%,相较其在2017年的仅占7.5%,比重显著晋升。

另据察看者網此前报导,上月14日,投資463亿元的华星光電第11代TFT-LCD及AMOLED新型显示器件出產線扶植項目投產。同時,投資426.8亿元的华星光電深圳第二条11代液晶面板出產線動工扶植。

据测算,跟着上述膝關節炎治療,項目建成达產,华星光電在大尺寸產物上的行業市占率将晋升至全世界前三,產能面积占据率到达14%,仅次于LGD(乐金显示)及BOE(京东方)。

資料圖

崔吉龙還阐發称,华映的產物计谋没有跟上市場周全屏節拍,加之其在中國大陸工場量產的時候點,很难讓他们冒着危害選择激進的產物计谋,以是“就又慢了一節”。

别的,华映科技董秘陈伟對《证券日报》暗示,华映近几年更加偏重對中國大陸上市公司的投資结構,反而在本身工場的技能财產迭代方面稍有後進。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陸厂商崛起 台灣“面板五虎”华映在台工厂停工